说到上海菜,第一口下肚的感觉就是:甜咸适中,回味无穷,像在用酱油和黄酒讲故事。从鲜美的小笼包到浓油赤酱的红烧肉,上海的味道绝对让你吃进心坎里。不管你是本地吃货,还是外地游客,这座城市都能用一碗热腾腾的家常菜让你感受到“人间烟火气”。
在上海与朋友一起享受的活动
想了解一座城,从吃开始最靠谱。这篇文章就带你逛吃上海,推荐地道馆子、小巷深藏的宝藏店,还有那些把传统玩出新花样的高端餐厅,一起来“筷”赏魔都味道吧!
上海菜讲究“浓油赤酱”,但绝不油腻,甜咸交织、层次丰富是它的最大特色。核心味道通常来自酱油、糖、绍兴黄酒,有时候会来点醋提个鲜。
最常见的做法是红烧、清蒸、煎炒,吃的是火候、刀工,还有那一口温暖熟悉的“家”的味道。猪肉(特别是五花肉)、本地河鲜、糯米、时蔬常在菜谱中轮番登场。
位置在徐汇区,是本帮菜控的朝圣地。红烧肉油亮香糯,醉鸡清爽开胃,小小的店面却藏着大大的味道。
小笼包的“发源地”!皮薄汤足、肉鲜不腻,是游客和本地人都爱打卡的经典老字号。
藏在一栋老洋房里的精致餐厅,老上海风情满满,瓷盘、绒布窗帘,吃的是情调,更是传承。
这些馆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做菜认真、排队常见、回头率极高。
几十年没换菜单的老店,装修简朴,味道扎实。一碗热粥,一口老味道。
专做家常本帮菜,河虾仁、炒鳝丝、腌笃鲜,每样都能吃出“妈妈的味道”。
午饭时间跟着排队的本地人走,准没错。便宜、实在、下饭,最适合不爱打卡只想好好吃一顿的你。
小提醒:这些店环境可能不太“ins风”,但味道能把你留下,记得带现金或能用支付宝。
这家店的汤包个头小、皮薄馅多,一口一个停不下来,汤汁四溢,咬的时候要小心别烫嘴。
外皮金黄酥脆,里面汤汁“爆浆”,肉香扑鼻,是“吃货级早餐”的代表。建议空腹去,不然吃不够!
温馨提醒:传统小笼是蒸出来的,轻巧精致;生煎则是煎出来的,分量十足,各有各的美。
南京西路旁边,炒年糕、葱油拌面、奶茶小吃一个不少,是边走边吃的天堂。
主打海鲜烧烤,花蛤、小龙虾、烤生蚝香味四溢,晚上6点后最热闹。
靠近豫园,有糖葫芦、糯米团、老式点心,好吃又好拍。
建议晚饭时间出动,带点零钱,不然你可能会在香气中流连忘返。
把吃饭变成一场视觉+味觉+听觉的盛宴,用本帮食材做出“未来感”料理,想吃得预约!
融合中国西部风味,也加入不少本帮元素,环境独特,适合约会或庆祝。
全素料理界的天花板,用时令蔬菜做出精致本帮味,适合想吃得健康又不牺牲味觉的食客。
这些地方不便宜,但氛围感拉满,非常适合“吃一次就难忘”。
虽然传统本帮菜很多含猪肉,但想吃清淡或符合信仰饮食也有不少选择:
下单前不妨问一句“这个有没有猪肉?”大多数店都乐意根据需求调整。
吃遍上海不是梦,关键是提前规划好行程。用 Traveloka 可以一站式搞定机票、酒店、热门景点门票,还有机场接送,省心又省时。
美食之旅就该专注在“吃”上,其他的交给 Traveloka!
位于徐汇,离老吉士超级近,吃完还能散步。环境安静,性价比高。
紧靠豫园南翔小笼包,视野好、位置棒,是“吃+住+拍照”三合一的好选择。
走两步就是佳家汤包和小杨生煎,楼下就有商场和美食街。
文艺范十足,离福1088不远。高级又安静,适合“懂吃懂住”的你。
高端餐厅聚集地,楼下就是景点+餐厅组合套餐,吃住逛三不误。
无论你是小吃控还是讲究排场的食客,上海这座城市总有一桌饭菜能让你念念不忘。跟着这篇吃货指南出发,把魔都的“甜、咸、香、嫩”都尝个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