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資訊-
-行程介紹-
淡蘭古道,是人們對於過去「淡水廳」與「噶瑪蘭廳」間交通路線的概稱,目前此連接台北與宜蘭的古道路網可概略分為北、中、南三條主要路線,我們這次要探訪的「燦光寮古道」就屬於淡蘭古道北路的其中一段「官道」。嘉慶十二年(1807年)臺灣知府楊廷理,率兵由臺北入蘭,討伐海盜朱濆,走的就是這條「燦光寮古道」,途中有感於軍事需求,遂於此處設「燦光寮塘」(清代軍事單位)並派兵勇駐守。嘉慶十七年(1812年)噶瑪蘭廳設立後,北宜間官方文書往來日益頻繁,遂又增設「燦光寮鋪」執行鋪遞(官方郵務)業務。我們可以想像當年官方信使帶著一封封公文書由這條路往來臺北宜蘭之間。
乘車來到本山礦坑步道入口,路上參觀礦坑的露頭,感受山城金瓜石當年開礦的風景。經過草山戰備道,走在燦光寮古道上,可以看到當年為了絡繹往來的行人提供歇腳處的柑仔店遺跡。來到楊廷理古道,駐足「燦光寮鋪」舊址,偌大的駁坎遺跡在散佈在森林裡,可以遙想當年此處塘鋪結合的兼具軍事與郵遞功能的大站點人聲鼎沸的景況。繼續沿著南草山腰繞的古道沿著山坡緩緩往澳底下降,不時可透過樹縫看到太平洋就在眼前。
經過雞母嶺,沿路不時穿越山間小路與雞犬相聞的純樸民家,來到古道終點的遇見雞母嶺-蕭學苑,享用下午茶點,參觀復育水梯田,滿滿農家樂的一方世外桃源,帶著滿滿的回憶跟土香結束充實的一天。
-步程資訊-
Address | 牡丹十三層老樹. |
---|---|
Category | Tours |